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详情

今日精选:为什么人们不再喜欢“天涯”了?

来源:海报新闻    时间:2023-06-02 02:59:39

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

24 年后,天涯社区暂停访问。

天涯海角悲凉地,记得当年全盛时。一路走来,天涯社区经历了从 " 流量中心 " 到 " 无人问津 " 的变迁,4 月 1 日,天涯社区暂停访问,网络掀起 " 纪念潮 "。5 月 28 日,天涯社区前执行总编宋铮等前员工和资深天涯网友组织了 " 七天七夜,重启天涯 " 活动,通过抖音账号进行七天七夜不间断的直播,用以筹集 " 重启天涯 " 的相关费用。

直播三天来,数据与关注量都达不到预期水平,这不禁让人发问,为什么现在网友们不再为天涯社区买单了?天涯社区还能否 " 重启 "?这都要从那个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说起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全民话题,天涯制造

1999 年,水木清华、西祠胡同、猫扑、天涯相继问世,他们共同开启了中国互联网 BBS 论坛(指和网络技术有关的网上交流场所)的黄金时代。时代背景,为天涯社区风靡全国提供了天然的土壤。在当时,网络社区为刚刚上网的人们贡献了一个虚拟的公共场域,一个具有开放性、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表达空间,那时,多向传播的特点让网友尝到了 " 互动 " 的甜头,于是网络社区变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话题制造、流行词语衍生的重要场所,比如 " 沙发 "" 马甲 "" 催更 "" 斑竹 " 等沿用至今的词语,都是那时在天涯论坛中被创造出来的。

而内容,则给天涯论坛的 " 爆火 " 注入了一针 " 强心剂 "。当时天涯社区聚集了很多来自高校、政府、媒体、研究机构和人文领域的高知人群,比如北大历史教授罗新在天涯社区创建的 " 观天茶社 " 一度是人文思想领域的 " 要地 ",在这个板块中,意见领袖云集,为那时的不少网友带去了知识,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。

表达欲强烈的网络氛围孵化了很多作家和网络名人,盛极一时的《明朝那些事》《鬼吹灯》《盗墓笔记》等一批现象级 IP 都是那时在天涯社区走出来的。此外,天涯社区也为很多热点社会事件提供了 " 辩论场 ",比如全国影响力较大的 " 孙志刚案 "" 朱令案 "" 重庆钉子户 " 等讨论都来自天涯,于是才有了 " 全民话题,天涯制造 " 的说法。

天涯社区是互联网时代和中国网友的一场双向奔赴,大量年轻人之前从未见过这样强互动的网络交流场所,彼时的天涯社区与那时的网友们 " 相互成全 ",造就了那个时代独有的辉煌。

没能与网友 " 共此时 " 的天涯

移动互联网和即时交流工具的兴起,不仅重塑了整个网络的社交生态,也重塑了天涯论坛。天涯论坛的衰落,要从内外两个因素来看。

从外部条件说,时代的浪潮,带来了新机会,也带走了旧习惯。新浪微博、微信、抖音、快手等新的产品形式,都具有强交互性、即时性、多元性的特点,这满足了公众对信息获取越来越快、越来越精细、越来越真实的需求,图片、视频等即时的视听刺激显然比社区中长篇的图文故事更容易触动人。

而移动互联时代也让网络移步至 " 小屏 " 之上,这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和消费的方式,一大批基于手机端的 APP 出现,虽然天涯社区在移动端也做出了不少尝试,但是 " 换汤不换药 " 的形式和同质化的内容让它最终不了了之。

从内部原因来看,对于时代的变化和用户偏好的改变,天涯社区后知后觉,其一度引以为傲的内容,后期也做得不精且不专,很多知名版主流失转战微博、体育领域被虎扑瓜分、跳蚤市场被咸鱼抢占、人文音乐领域被豆瓣拿走 ...... 此外,天涯社区的发帖、推荐等多依靠人工管理,而新的社交媒体中有着海量的信息,算法推荐和管理模式也更符合潮流,多个方面的滞后,让天涯社区很快 " 败下阵来 "。

重启能 " 救 " 天涯吗

" 重启天涯 " 的直播义卖活动于 5 月 28 日开始,目标是筹集 300 万资金来支付电信机房费用,让天涯重启。这个 " 七天七夜,重启天涯 " 的活动,听起来带有浓浓的情怀和侠义之感,但事实说明,只有情怀可远远不够。

嘈杂的麦克风声音、混乱的画面、准备不充分的现场连线,仓促和混乱可以说是第一场直播的直接观感,飞瓜数据显示," 重启天涯 " 直播间第一晚销售额为 2.5 万元— 5 万元,这样的筹备工作和销售数据显然不能 " 救 " 天涯,天涯的前路如何尚不可知,但是它确实已经丧失了网友的关注与热爱了。

天涯社区凝结了一代人的情怀,也携带着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的记忆,到今天,还有很多 70 后、80 后和 90 后认为天涯的魅力就是早期互联网的魅力,平等、开放、共享,每个人都独立却又备受尊重。但是从内容生产和传播形式上说,天涯没有跟上时代,没有跟上网络,就像网友所说的 " 天涯是中文互联网的田园时代,以及初代网民的轻松岁月,但它一去不复返了。"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众商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